柏孜克里克千佛洞

   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为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   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北约40余公里的火焰山主峰山腰、木头沟沟谷西岸的陡崖上。
   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麹氏高昌国(公元499~640)时期,遗址中曾出土高昌建昌五年(公元559年)的《妙法莲华经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残卷实物;唐西州时期(公元640~9世纪中叶)发展成为伊西庭地区著名的窟寺,称“宁戎寺”,窟寺所在的沟谷称“宁戎谷”,地属西州属下的前庭县。敦煌文书方志类残籍《西州图经》中记述:“宁戎窟寺一所,右在前庭县界,山北二十二里,宁戎谷中……”。宁戎寺是西州地区重要的佛教中心,周围树木葱郁,环境幽雅,寺内僧人众多,久负盛名。对柏孜克里克石窟寺修复的最早记载也见于这一时期,唐贞元二年至六年(公元786~790年)间,唐北庭大都护兼伊西庭节度使杨袭古曾为宁戎寺大规模重修寺院,柏孜克里克石窟寺出土的《杨公重修寺院碑》载文记述了详情:“窟下造厅四所”、“修冬厨一所”、“窟下广栽葡萄”;回鹘高昌国时期(公元9世纪~12世纪),宁戎寺成为王家寺院,香火繁盛,历代高昌王大都在此修建洞窟,同时重绘了大量的原窟寺壁画。初期回鹘人信仰其在漠北时所信仰的摩尼教,至今窟寺内保存着当时绘制的部分壁画,约在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,回鹘高昌王室皈依了当地盛行的佛教,在全面继承高昌原有佛教艺术的基础上发展、创造了窟群壁画艺术中的精华杰作;13世纪末,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,柏孜克里克石窟寺衰落为民间寺院;14世纪晚期伊斯兰教开始传入吐鲁番盆地,15世纪中叶以后,吐鲁番地方王国的统治者改信了伊斯兰教,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在异教的冲突中遭到废弃、损毁,沦为无人管理的废墟。19世纪末,柏孜克里克被西方所谓探险家的洗劫,又一次引起世界各地学术界的关注。
    柏孜克里克石窟寺散布于火焰山木头沟沟谷西岸、南北方向一公里范围内的断崖上,全长(南北)166米。洞窟分三层修建,现存窟室83个,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,主要有礼拜窟(即支提窟),僧房窟和影窟3种形式。其中有壁画的洞窟40多个,保存壁画总面积约合1200平方米,主要是回鹘时期的遗存。现对外开放6个洞窟。
   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自然环境独特。洞窟所处的火焰山山体为北西走向,木头沟沟谷以20°~30°的夹角斜穿火焰山,与胜金口相交;该区夏季气温高达47℃(地表温度为70℃),日温差达30℃,冬季日温差则在(-)15℃左右。全年降雨量为16毫米,年蒸发量理论计算可达3000毫米。
    2005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05065人次。
 


【字体: 】【打印文章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内容